如今,老人帶娃幾乎算是普遍現(xiàn)象了。在信息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身上肩負著重擔(dān),壓力真不小。如果再加上房貸、車貸,那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減輕年輕人的壓力,同時也為了不讓年輕媽媽的事業(yè)出現(xiàn)斷層,不少老人放棄了悠閑自在的老年生活,選擇“再就業(yè)”,幫年輕人帶孩子。
有人幫忙帶娃,確實是好事,但是跟老人住在一起久了,難免會產(chǎn)生矛盾甚至沖突。
(資料圖片)
我的朋友麗麗產(chǎn)假休完了就上班了,婆婆幫忙帶孩子,但是經(jīng)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鬧得雞飛狗跳。
比如麗麗給孩子穿衣服,婆婆總是認為穿少了,會冷到孩子。于是就在一旁念叨,等麗麗上班了婆婆就是私自給孩子添加衣物。
等麗麗回家看到孩子大汗淋漓的時候,她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對著婆婆一頓責(zé)備。
為了帶娃,老人跟年輕人住在一起,但由于年齡的差距、思想觀念的不同、生活習(xí)慣的差異,難免會出現(xiàn)矛盾。
事實上,出現(xiàn)矛盾很正常,只要大家相互理解和配合,基本上還是能夠維持一個和睦的家庭關(guān)系。
幾天前,我?guī)Ш⒆釉谛^(qū)玩,幾位媽媽聚在一起,自然而然就聊到了帶娃的問題。其中豆豆媽介紹了她家的帶娃方式,令我們連連稱贊。
“新型帶娃方式”正在流行,母慈子孝矛盾少
據(jù)豆豆媽介紹,她家是“打卡式帶娃”,沒有婆媳矛盾,幾乎也不存在育兒矛盾??粗蠹液闷娴难凵?,她只好繼續(xù)給我們介紹。
豆豆媽和豆豆爸上班時間都很固定,每天早上出門上班之前,公公婆婆都會按時來到家里帶娃。夫妻倆上班之后,公公婆婆就會帶娃玩耍,負責(zé)給孩子做輔食。
午飯過后,孩子會睡午覺,等孩子醒來再玩一兩個小時,就到了“交接”的時間。
趁孩子午睡的時候,婆婆還會幫忙收拾家里,比如拖地,有時候看到有需要洗的衣服,婆婆也會主動幫忙洗好。同時,婆婆還會準備好晚餐,豆媽和豆爸到家就可以吃。
不得不說,這樣的帶娃方式,真是彌補了傳統(tǒng)帶娃方式中的種種不足。
首先,“打卡式帶娃”不會影響父母的工作;其次,避免了跟老人同住的煩惱;同時,也不會影響親子關(guān)系的發(fā)展。
然而,“打卡式帶娃”的方式固然有很多好處,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不是每個家庭都適合這樣的帶娃方式。
要實現(xiàn)“打卡式帶娃”,首先應(yīng)該滿足3個條件
1. 子女和老人居住較近
前面提到的豆豆媽,她的公公婆婆就住在旁邊的小區(qū),走路只要十分鐘左右。
如果老人和子女不在一個城市,或者居住地距離較遠的話,顯然不適合“打卡式帶娃”的方式。
畢竟老人在體力方面肯定沒辦法和年輕人比,如果每天遠距離地來回奔波,他們的身體肯定會吃不消。長此以往,便會矛盾重重。
2. 父母上下班的時間比較固定
既然是“打卡式帶娃”,那么老人往返都有個規(guī)律的時間。如果父母上班時間不固定,偶爾下班早,偶爾加班,甚至還出差,這樣就很容易影響到老人的“打卡”時間。
因此,對于那些工作不穩(wěn)定,上班時間沒有規(guī)律的家庭,也不適合“打卡式帶娃”。
3. 尊重老人的意愿,互相理解
俗話說,老人帶娃是情分,不帶是本分。關(guān)于帶娃這件事,老人是否愿意,年輕人不要勉強,應(yīng)該尊重老人的意愿。
如果老人心不甘情不愿,又怎么能配合父母帶好孩子呢?同時,年輕的父母也應(yīng)該多理解和體諒老人。
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老人的委屈,加深年輕人對老人的感恩之情,從而減少家庭矛盾。
總之,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父母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決定。
10歲孩子語文成績連連第一,只因一個好習(xí)慣,方法簡單可借鑒
要想孩子輕松上小學(xué),幼兒園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狠抓這三件事
孩子遇到挫折只會哭?這樣培養(yǎng)孩子的“逆商”,能養(yǎng)成強大的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