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教育家 原創(chuàng):張飛
01
教師不讀書,誰之過?
每到“世界讀書日”,網(wǎng)絡(luò)媒體上便會刮起一陣閱讀的旋風,掀起一股閱讀的熱潮,各路學者專家紛紛上陣,談閱讀的意義、作用及重要性。
一談到閱讀,自然繞不開教師,因為教師本應(yīng)是“讀書人”,讀書乃是教師的天職。教師閱讀的現(xiàn)狀如何呢?在一些專家的眼里,現(xiàn)在的大部分教師似乎都不喜歡讀書,很少花時間讀書,要讀也只會讀兩本書——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
(資料圖)
面對這種慘淡的教師閱讀現(xiàn)狀,有人痛斥:“教育最可怕的就是一群不喜歡讀書的老師在拼命教書”。不讀書,儼然成了教師的一大罪狀,成了教師不學無術(shù)、業(yè)務(wù)水平低下的證明。
但是,卻很少有人去問一問,教師為何不讀書?到底是老師們不愿意讀書,還是忙碌到?jīng)]有時間去讀書?到底是老師們不喜歡讀書,還是疲憊到?jīng)]有從容的心境去讀書?到底是老師們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還是他們根本無法尋覓到一個安靜的、適宜閱讀的環(huán)境去讀書?
一個整天忙忙碌碌,焦頭爛額,疲于應(yīng)付各種雜事的老師,你覺得他會有時間讀書嗎?一個被各種督導(dǎo)、檢查、比賽、活動壓得喘不過來氣的老師,你覺得他會有那份閑心讀書嗎?一個被繁瑣嚴苛的考核制度約束得不敢輕舉妄動、一點自己的自由支配時間都沒有的老師,你覺得他能不受干擾地讀書嗎?
也許,教育最可怕的不是教師不讀書,而是教師們忙碌到?jīng)]有時間、沒有自由、沒有心境去讀書。
因此專家們真正應(yīng)該呼吁的是:主管教育的各級部門以及學校的管理者們,少搞那些花架子,少開一些可有可無的會議,少搞一點“形式主義”。
學校要把屬于教師自由支配的時間還給他們,為他們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宜閱讀的學校環(huán)境,讓他們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從容的心境、不被人打擾的環(huán)境去讀自己想讀的書。做到了這一點,教師讀書才有全面推動的可能。
02
教師應(yīng)該成為“讀書人”
外界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等到所有干擾因素都清除再去讀書,因為讀書對老師太重要了!教師只有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知識分子和讀書人,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或許我們面臨著不盡如人意的教育現(xiàn)實,但這不是我們不讀書的理由。盡管我們面臨著諸多的喧囂與干擾,我們?nèi)匀灰x書,讀書,再讀書。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p>
一個教師要想具備良好的教育素養(yǎng),要想快速地成長起來,要想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最恰當?shù)耐緩侥^于讀書。況且,作為一名現(xiàn)代教師,不讀書,何以教書?
魯迅在《讀書雜談》里將讀書分為兩類:一是職業(yè)的讀書,也就是功利化的閱讀;一是嗜好的讀書,也就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強,離開了利害關(guān)系的閱讀。功利化的閱讀習慣,其實大部分教師都具備,比如為了備課、寫論文、做課題而去閱讀一些相關(guān)書籍。但是嗜好的讀書,卻只有少部分教師具備。
嗜好的讀書也許不會讓我們的工資提高,也不會讓我們的職稱升高一級,更不會為我們帶來外在的表彰與榮譽。但是嗜好的讀書卻能夠放大教師的心靈半徑(楊林柯語),能夠讓我們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腦袋,能夠讓我們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重要的是,嗜好的讀書能夠照亮我們的內(nèi)心,讓我們認清自己,從而也認清教育的本質(zhì)。
作為教師,我們唯有把讀書變得像呼吸一般自然,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自己必不可少的習慣,像宋代的黃山谷那樣,“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我們才能說自己是嗜好的讀書,是真正的“讀書人”。
唯有教師成了“讀書人”,你的教育視野才會隨著讀書不斷開闊,你的知識儲備才會隨著讀書而不斷豐富,你的教學水平才會隨著讀書不斷提高。
唯有教師成為了“讀書人”,你才不會滿足于做一個教書匠,才不是一潭沒有任何活力的死水,才不是一個只會“賣舊貨”的教書機器;而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一個具備開放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現(xiàn)代型教師,一條有著無限生機與教育活力的思想大河。
03
教師應(yīng)選擇過一種閱讀的生活
最近幾年,自上而下的“推動教師閱讀”活動進行得可謂是如火如荼,一些報刊媒體不遺余力地開展各種教師讀書打卡活動,一些地方機構(gòu)也通過評選“書香教師”來刺激教師讀書,還有一些學校甚至通過下發(fā)文件的形式“強迫”教師讀書,目的都是為了形成“教師人人愛閱讀”的熱鬧場面。
但吊詭的是,推動教師閱讀的活動搞得轟轟烈烈,關(guān)于教師讀書的文件和規(guī)定下發(fā)得不少,一線教師群體對于讀書這件事卻反應(yīng)平淡。
為何,因為讀書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書拿來,讀就是了。非要把教師閱讀搞出那么多花樣,非要規(guī)定老師們一個月必須要讀多少本書、寫幾千字的讀書筆記,并且還進行評比和獎懲,諸如此類的做法,實在是本末倒置。讀書成了教師應(yīng)付的任務(wù)和負擔,他們又怎么會愛上讀書呢?
推動教師閱讀,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急功近利,把讀書變成教師極度反感的強迫性任務(wù)。
推動教師閱讀,是一件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好事,但是只能積極提倡,慢慢引導(dǎo),千萬不可強制。只要校長和領(lǐng)導(dǎo)們做好示范,靜下心來,耐住性子,坐下來一本一本地認真“啃讀”,乃至博覽群書,何愁老師們不會讀書呢?
作為教師個人,沒有時間讀書的確是一個極其緊迫的問題。但是我認同閆學老師的看法:對于每一個教師而言,當下最要緊的不是有沒有讀書的時間,而是你肯不肯選擇閱讀,選擇過一種閱讀的生活。
如果你選擇過一種閱讀的生活,不管現(xiàn)實生活多么忙碌,你總會擠出時間來閱讀。因為閱讀已經(jīng)成了你固有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成為了你的第一精神需要。
如果你選擇過一種閱讀的生活,那么讀書的動力往往不是來自于外界名利的引誘,而是來自于生命最深處對自我成長的渴求。因為真正愛閱讀的人,是對書籍本身的迷戀,閱讀帶給他的不僅僅是知識、經(jīng)驗、智慧,更是精神上的一種愉悅和巨大享受。
如果你選擇過一種閱讀的生活,你必然能體會到閱讀給你帶來的諸多益處。閱讀會時時更新你的教育觀念,會讓你的課堂呈現(xiàn)出多種面貌,會讓你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風格,會極大地提升你的教育境界。無數(shù)的優(yōu)秀教師都在向我們證明,一個喜愛閱讀的教師往往成長最快,閱讀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最佳路徑。
老師們,讀書吧!排除外在的一切干擾,要把讀書當做你的第一精神需要,要選擇去過一種閱讀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和讀書人,進而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
— END —
來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號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