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3年高考,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春天來了,微風細雨陪伴著教室里的學生,認真學習,家長在研究這個夏天的志愿填報,忙著學生未來的規(guī)劃。
【資料圖】
但其實這半年時間里,還有更值得關心的事情。那就是高考的動態(tài),高考試卷的考試方向,直接決定同學們復習的方向,和未來考試的分數(shù)。
教育部針對今年的高考方向,也給出了具體方案。難度有多提升,涉及到的學科比較多,改動的內容也比較全面,我們來看一下。
23年高考難度有重大調整,學歷史的考生偷著樂,物理考生哭暈在廁所
高中之后的選課,物理化學的組合是王牌,雖然比較難,但未來可供選擇的方向比較多。因此每年物理類方向的考生就比較多,這次主要受影響的,也是這部分同學。
首先受到改動的,是三大主科: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門主科,是所有學生都要學的,所以調整的一視同仁。
數(shù)學方向考試,加入了更為復雜的情景,會更加考驗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調的是數(shù)學的思考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背公式。
語文方向擴展的也比較寬,在政論,學術,和科普等方向,都有所涉獵。主要就是閱讀理解方向,共7個文體。
英語方向的改動,更加偏向于實際應用,和我國文化有一定的融合之下,增加了很多詞匯量,需要同學們掌握更多的擴展學習。
主科的改變結束之后,就是物理和化學,也是最后改動的方向。物理和化學兩門學科,更著重考察探究意識,和深度思維,跟數(shù)學的改動很像。
這一系列的改動,會使得今年的高考難度再上一個臺階。也是對現(xiàn)在考生把握方向,和學習能力的一個篩選。
針對這個變化,學物理方向的學生訴苦,為什么變動的是自己,已經哭暈在廁所。歷史方向的考生,看著物理方向的學生偷笑,但我們要理解,為什么這樣改革。
高考難度的調整,是必然趨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高考是一個人才選拔的過程,高考難度的調整是必須的。且這也不是第一次,高考難度,幾乎每年都有所調整,只不過幅度不同。
家長面對這種調整,心疼孩子,怨念不小,說現(xiàn)在學生越來越累的。家長有這樣的心理可以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
但教育不單單是家長和學生的事情,學生是我們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希望。對于希望的選拔過程,必然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的。
最早期的大學,是篩選人才。能夠考上大學的,順利畢業(yè)的學生,都是行業(yè)里的頂尖人才,能夠很快的發(fā)揮作用。
隨著教育的普及,學歷稀釋,知識的擴大化。很多學生畢業(yè)之后,不能夠活學活用,創(chuàng)造能力相對偏低,更多的是補習和強制性學習出來的分數(shù)考生。
從這次的改動上來看,未來的學科更加偏向于實用性。而不是花架子,這對于未來的發(fā)展建設來說,是好事,而且其實對考生的影響,并不大。
難度調整在公平的基礎上,家長和考生可以放心
方向的調整,是各個省之間全部調整,要難大家一起難,如果成績不理想,是普遍不理想。物理和歷史方向也是這樣,沒有人吃虧。
物理和歷史是兩個方向,不在一起錄取。物理和化學改動了,變得比較難了,也是大家一起難,歷史是沒有變動,但也是大家一起輕松。
所以這次的改動,就是給同學們未來學習,提供一個方向。也表明了未來對于人才類型的需求,并不會有失公允。
在這次改動中,最占便宜的,是平時課外書讀的比較多,思維方式比較靈活的考生們。這也是未來我們對于人才的需求方向,畢業(yè)之后,能夠很好的創(chuàng)造價值。
這次的改動也是一個機會,能夠最快把握住方向的學生和家長,能夠最快的適應今年的高考模式。還有半年的時間,做好復習的規(guī)劃,爭取走在前面。
筆者寄語:
高考這些年來,牽動著每一個有高三孩子家庭的心。孩子在里面考試,家長在外面焦慮,甚至更焦慮。
之所以焦慮,正是因為覺得自己不能幫上忙。所以平時多收集一些高考的相關信息,報考的具體方向,給學生規(guī)劃一個更好的未來,就會少了很多遺憾。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聲明:本文來源曉月教育日記,本次轉載重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