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現(xiàn)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資料圖片)
編者按:
《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過程性考核管理辦法》實施后,教師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提升成績,學生如何更好地選擇項目、如何鍛煉身體?本期教師圓桌聚焦這一新《辦法》,特邀專家學者、一線干部教師分享教育智慧。
一起來看看吧↓↓↓
用行動落實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吉星
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
《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明確指出,過程性考核的對象為四、六、八年級?!绑w育與健康”課程一部分的學習成績作為小學學段首個學科將帶入中學,與初中階段的學業(yè)成績合并計算。這一舉措充分體現(xiàn)了市委、市政府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五育并舉教育方針,縱深推進“雙減”工作的決心,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廣泛關注,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尤其是體育教師們更是倍感身上肩負的重擔。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質水平,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認為應關注以下五方面。
加強學習宣傳,家校共育促發(fā)展。學校、教師應進一步研讀考核評價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通過班會、家長會、家長告知書等多種途徑切實加強政策、測試項目與方法的宣傳和講解,確保學生及家長充分知情。要通過宣傳與講解提高家長、學生的認識,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機制,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
落實課標要求,整體推進全面發(fā)展。2022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頒布后,教師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加強學生課程學習的完整性,關注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培養(yǎng)。如在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中應注重專項體能的發(fā)展,整體提升運動能力;在健康教育中既要有健康知識的傳授,更要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落實健康行為,培養(yǎng)合理膳食、科學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在體育品德的培養(yǎng)中注重行為教育,使學生將已有的良好體育品德在體育活動中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教會、勤練、常賽”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有的放矢提升運動效果。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上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數(shù)據(jù),認真加以分析,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進行劃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設計練習內容與練習方法,努力做到“一生一策”。利用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課后服務等時間帶領學生進行針對性練習,提高鍛煉效果。
豐富練習形式,以趣導練提升鍛煉熱情。教師要將學生體質鍛煉和學校體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簡單的體能練習趣味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利用體育課、課間操、大課間等時間開展班級、群體的專項比賽。通過比賽的競爭性,在激發(fā)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鍛煉熱情與鍛煉效果。
研發(fā)學習資源,多措并舉培養(yǎng)鍛煉習慣。教師應加強對體育學習資源的研發(f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小視頻、網絡教育資源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家庭學習、鍛煉的方法與手段,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意識,從而落實課程理念中指出的“讓學生體驗運動的魅力,領悟體育的意義……逐漸養(yǎng)成‘校內鍛煉一小時、校外鍛煉一小時’的習慣。”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沒有捷徑,只有付出不懈的努力加以練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與研究,為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多更有效地支持與保障。
用對鍛煉方法提升體測成績
張磊
北京市第18中學體育教師
今年9月份剛升入八年級的學生即將迎來體育中考改革以來的第一次體質健康測試,測試內容分別為體重指數(shù)(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將按照得分對應分為三等級和六個分數(shù)段進行賦分,分別是測試得分80分及以上為良好及以上,等級賦分10分;測試得分75.0-79.9分為及格,等級賦分8.5分;測試得分70.0-74.9分為及格,等級賦分8分;測試得分65.0-69.9分為及格,等級賦分7.5分;測試得分60.0-64.9分為及格,等級賦分7分;測試得分為0-59.9分為不及格,等級賦分為5.5分。
在此,我針對八年級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測試項目分享一些練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當然,在練習之前同學們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充分熱身和拉伸,避免受傷。
學生練習肺活量測試可通過吹氣球和對墻吹紙兩種方法。吹氣球時,要注意做吹氣動作時均勻用力,持續(xù)呼氣連續(xù)不斷。對墻吹紙法則是讓學生用手將一張A4紙貼于墻面,對著A4紙吹氣;開始吹氣后,將手離開紙張,通過吹氣保持紙張貼于墻面。
學生練習50米跑時,可先進行原地快速擺臂練習(20秒/組,3-5組),接下來進行原地高抬腿跑(結合擺臂)練習(30秒/組,3-5組),隨后可以進行弓箭步交換跳練習(15次/組,3-5組)。學生還可以利用樓梯進行50米跑的練習,從一層跑到五層,再從五層返回一層,往返一次為一組。
立定跳遠練習可使用蹲跳、蛙跳、收腹跳、挺身跳等方法。引體向上練習方法包括懸垂練習法和斜身引體向上練習法。使用懸垂練習法時,學生雙手握于單杠上,身體保持靜止懸垂,可以分為直臂懸垂、屈臂懸垂、懸垂擺動三種形式進行,練習者依據(jù)自身情況循序漸進練習。斜身引體向上練習法要求雙手握于低杠,雙腿向前方伸直,通過雙手發(fā)力帶動身體向上移動。
1000米/800米是比較容易在家練習的項目,具體來說,學生練習方法有四種:勻速跑練習采用800—1500米跑,全程以均勻的速度進行練習,增強學生耐力;中速跑練習采用500—1000米跑,跑步過程中要做到輕松自然、動作協(xié)調步幅大;重復跑練習可采用反復跑200米、400米或800米等,中間休息時間較長。跑的距離、重復次數(shù)、快慢強度都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而定,發(fā)展速度耐力;加速跑練習可采用40至60米反復跑,中間可以有較短時間的間歇。
以上體質健康測試的練習方法僅供參考,可根據(jù)年齡和自身情況進行調整。筆者認為,過程性分數(shù)的增加并不是為給學生考試增加難度,強調的是讓學生注重鍛煉的過程,從小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習慣,讓陽光體育、快樂體育和健康體育貫穿學生的每一個成長階段。
遠離“應試體育”
高春子
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小學部體育組組長
最新的過程性考核體現(xiàn)中小銜接、以測促練、抓早抓小;現(xiàn)場考試能夠增加供給、豐富選擇、兼顧差異。將體育的最終成績比重下放到小學和中學,對于教師在體育課上“從小抓體育,時刻抓體育”給予了政策上的依據(jù)。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我認為,過程性考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以往備戰(zhàn)考試、突擊訓練、考什么練什么的思想,更加關注學生的日常積累。
體育過程性評價與考核的主體是學校,體育教師是關鍵。其中,適宜的運動場館和硬件設施,能為學生發(fā)展提供外部保障。在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學生多元化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方面,體育教師是主力,包括籃球、足球、田徑在內的專項應是基礎體育課程的必備模塊,有其他特長的專項教師能為豐富多彩的體育小組和社團開展提供多樣選擇。在教學方面,體育課要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養(yǎng)成鍛煉習慣、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為主線,以“關注常態(tài)教學、回歸真實教學、實施有效教學”為要求,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和形成“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其次,體育課堂之外,體育社團也是學校開展體育教育的重要場所,單項運動比賽、體育嘉年華、趣味運動會和全員運動會等學生喜歡的形式也有利于建立濃厚的校園運動氛圍。
體育過程性監(jiān)測是一項長期工作,是對學生體育情況的全面認定。在學生體測方面,學??梢詷嫿ê屯晟埔泽w質健康水平為重點的“監(jiān)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huán)體系,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監(jiān)測檔案,不再單一地以優(yōu)秀率和不及格率為評價指標,而是利用信息化數(shù)據(jù)平臺,全面考核學生的體質發(fā)展狀況與體育學習情況,并加以科學分析運用,推動了學生體育與成長的深度融合。
除了在場館建設、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上發(fā)力,體育教師也要注重家校聯(lián)動的力量。教師可以與家校委員會保持密切溝通,為家長及時匯總反饋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和體育課堂表現(xiàn),引導家長密切關注孩子體質健康水平和日常鍛煉習慣,提高學生體育鍛煉實效性,促進家庭運動氣氛的形成。對于需要重點提升身體機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開展一對一跟蹤輔導,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幫助個體盡快提升身體素質。
體育有了堅持的過程,才有健康的結果。教師要多多關注、激發(fā)、誘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逐步做好氛圍的創(chuàng)設與營造,在家校協(xié)同合力下有目標、有方法、有策略地開展學練,讓學生體質在動起來、練起來的過程中好起來、強起來。
編輯:付磊
編審:郝彬
終審:王宇 蘇金柱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